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智能型机器人是最复杂的机器人,也是人类最渴望能够早日制造出来的机器朋友。然而要制造出一台智能机器人并不容易,仅仅是让机器模拟人类的行走动作,科学家们就要付出了数十甚至上百年的努力。191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1911年 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1912年 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1913年 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
1915年 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4年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一、工业机器人
二、公共服务机器人
三、特种服务机器人
第三节 产品用途
一、汽车领域
二、电子电气领域
三、个人/家庭服务领域
四、公共服务领域
五、应急救援领域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机器人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机器人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机器人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机器人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机器人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机器人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机器人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总体规模
一、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
二、机器人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机器人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机器人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机器人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机器人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机器人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机器人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机器人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机器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机器人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机器人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机器人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机器人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机器人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机器人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机器人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机器人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机器人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机器人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机器人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机器人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机器人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机器人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机器人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机器人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机器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机器人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机器人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机器人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机器人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机器人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机器人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九号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机器人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机器人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传统金属材料及新材料供应
2、核心零部件供应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机器人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汽车领域
2、电子电气领域
3、个人/家庭服务领域
4、公共服务领域
5、应急救援领域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机器人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机器人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机器人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机器人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机器人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机器人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机器人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机器人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机器人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机器人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机器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机器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机器人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机器人品牌的重要性
二、机器人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机器人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机器人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机器人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机器人经营策略分析
一、机器人市场细分策略
二、机器人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机器人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机器人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机器人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机器人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机器人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1、情感型
2、家务型
3、操作型
4、程控型
5、数控型
6、搜救型
7、示教再现型
8、感觉控制型
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
1962年-1964年 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5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向以研发仿人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的技术见长,后来更进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